后勤管理处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深化后勤改革 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董永生时间:2010-05-26

                                                                    为学校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学校党委组织部后勤系统支部委员培训班的发言
                                                                            (2010年5月13日)

  很高兴参加后勤系统支部书记培训班,一方面,我印象中,十年来,专门为后勤系统基层党支部书记举办培训班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了学校党委和组织部门对后勤工作的重视和对后勤基层从事党务工作同志的厚爱;另一方面,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到师院工作不到十年,搞教育,我是外行,干后勤,我是新兵。所以,让我讲高校后勤工作如何如何确实是底气不足!但既然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不执行就是态度问题了。所以,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下自己工作的感受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
  我的发言题目是深化后勤改革,提高服务质量,为学校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当前和今后后勤工作主要任务。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1999年,在国际竞争激烈、国家经济形势趋好,广大群众送子女“上大学”的欲望强烈、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国务院决定快速启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我校于2000年6月下发《淮阴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启动改革,至今正好十年。这十年,恰好是学校快速发展、扩大规模的十年,后勤工作的作用显而易见。我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成绩:
  1.从全国看,各学校从不同校情出发,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后勤管理服务体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改革之初,各高校分别建立了小机关大实体、小机关多实体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后勤管理服务体制。我们学校设立了事企分开的后勤管理处及饮食服务总公司、后勤服务总公司。明确后勤管理处为学校后勤行政管理机构,代表学校行使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两公司为学校后勤实体,行使后勤服务经营职能。
  随着改革深入进行,全国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创建了许多成功经验与典型模式。如浙江大学组建专业化公司、抢占行业至高点,河北大学搁置资产争议、搭建新的发展平台、学校控股,苏州大学创建具有教育属性的民营化、现代化服务型企业,黑龙江农恳大学清空校内市场、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服务等模式,逐渐形成了“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规范自律,职能部门监管”的后勤服务方式。这应该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大的趋势。但近年来,不少高校,特别是山东高校,逐步恢复了甲乙方一体模式。
  2.通过改革开放,引入社会竞争,打破了制约高校后勤发展的“瓶颈”障碍,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校后勤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学校选择面扩大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后勤成本降低了,学校是最大受益者。经济实体多元化,服务项目丰富多彩,消费选择余地很大,学生是直接受益者,现在高校的食堂和住宿条件今非昔比。后勤社会化缓解了供需矛盾,减轻了学校领导压力,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如果仍像计划经济时期靠政府拨款,服务学校全包,高校就不可能快速扩大办学规模,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勤服务也绝不可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
  3.用人社会化,消除用人终身制,降低了办学成本,减轻了高校人事改革的压力,提高了后勤员工队伍素质。高校后勤员工与学生数比约为5-6%,与教师人数相当,其中“正式工”约15%,其余员工约85%,二者用工成本相差约2万元/年﹒人。如全部按“正式工”计算,每年全国高校增加用工成本190亿元,这还不包括庞大的退休安置成本。从我校看,约需1000名后勤员工,目前,两公司“正式工”124名,约占20%,其它用工618名,约占3%,如加季节性用工,两者和全国平均数差不多,用工成本每年少支出1200万元左右。另外,由于实行“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后勤实体用工自主权大大增加,相继选聘了有技术特长的优秀大学生和地方企业管理人才到高校后勤工作,极大的改变了队伍结构,一改过去后勤员工队伍年龄大、文化低、专业技术差的落后状态,增加了队伍活力,改变了落后形象。这一点,从学校领导到后勤员工都深有体会。
  4.坚持走企业化管理道路,后勤实体规范化服务明显提高。实行社会化改革以后,高校后勤实体按企业化管理模式运行,相继建立了符合实体实际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核算制度、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行制度等现代企业制度,为后勤实体加强内部管理、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后勤实体相继引入ISO900质量管理体系、食堂考评机制,建立健全了各种管理、监督等工作制度,形成了适合后勤实体自身需要的运行机制。
  5.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校园企业文化,“和谐后勤”建设成绩菲然。改革十年来,各高校后勤部门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宗旨,秉承“学习、服务、创业、发展”的企业精神,确立“以服务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的理念,在党组织建设、分工会建设、员工队伍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爱岗敬业”、“奉献在后勤”、“诚信育桃李”等许多凝聚人心的口号,培养了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的企业精神,通过开展学习、培训,岗位技能竞赛,提高了员工的专业技能,通过组织大合唱,文艺晚会、各类球赛、棋牌赛等业余文化活动丰富了员工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增进了友谊,促进了领导、员工和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十年来,正是由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动,和后勤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后勤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学校相继取得了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创建文明食堂、文明宿舍先进单位、江苏省节水先进型学校、绿化先进单位、淮安市健康学校、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目前,高校后勤改革和建设存在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1.国家对高校税收政策走向不明,照顾性政策逐渐萎缩,降低了“公益性”水平。如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2006年,取消高校后勤实体负征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一些地方税务部门,开始对经营高校学生食堂的社会企业征收5%营业税,四川开始对高校水费按营业性用水收取等,加重了后勤负担,增大了办学成本。
  2.政府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不健全,协调不力,多数省包括未成立教育后勤协会,行业自律问题未解决。
  3.多种用工制度并存,“同工不同酬”矛盾突出潜在问题而滋生不稳定因素。
  4.后勤管理和服务规范化建任道重远。
  三、当前和今后,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后几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郑书记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和谐发展和力争实现硕士授权单位新突破”,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学校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后勤管理服务保障体系,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坚持改革创新,促进持续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层次,服务水平问题,无论与其他高校后勤相比,与学校今后发展需要相比,与师生需求相比,都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我们要进一步树立改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学习和汲取兄弟单位经验和做法,正确对待和解决在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管理、经营、服务等各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建立健全具有本单位、本部门特色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和具体办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师生满意度的最大化。
  2.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服务理念。这是我们后勤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根据学校和总公司安排,运用多种形式,带领员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学校党委规定的五个学习内容,通过学习教育,确立三个意识:一是大局意识,要明确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科研,一切后勤服务工作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为教学、科研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二是奉献意识,要求员工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乐于奉献、甘做校园绿叶;三是服务意识,要牢牢把握高校后勤姓“教”的特色,服务体现其公益性,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要引导员工以关爱学生为主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树立“服务为荣、服务为责、服务为先、服务为要”的思想,一切从有利学生出发,一切工作从学生需要出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温馨服务,为学生成长、师生生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3.深化内部管理,推进内涵建设。要进一步促进后勤管理服务规范问题,应该说,学校的后勤管理服务无论从规模到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好地完成了学校领导交给的任务,上上下下是比较满意的。今后,要着力在提升内涵、提高质量上下工夫。一方面,要根据学校实际,特别要针对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机制后,改革和完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和办法,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围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征活动,从企业活动特点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导书,加强对企业和各项后勤服务工作的具体指导,使认证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落实到每个环节,每道工序,促进后勤服务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比如说菜肴搭配、烹饪技术、花色品种、宿舍家具设计、绿化造型设计、水电常规管理、维修技术等,同时,要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各项活动,提升工作档次,凝练校园企业文化,形成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企业精神,带领和激励后勤员工奋发向上、积极工作。
  4.关注员工发展,提升队伍素质,我们讲以人为本,加强后勤工作,不仅是以服务对象学生为本,也要以后勤员工为本,关注员工发展,关心员工队伍建设,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要用科学的思想引导后勤员工,树立社会化道德风尚,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做到自尊、自爱、自重,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要根据学校规定和工作需要,在校内外选聘年纪轻、有文化、有管理和技术专长的大学生和社会人才进入后勤管理服务队伍,改善后勤员工队伍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要根据后勤员工的实际,通过组织外派学习、在职培训、轮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使无技术专长或业务不精的员工,成为拥有相应专长、适合岗位需要的合格员工,为员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要关心员工生活,建立和完善保险、福利等相关制度,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关心员工中贫困家庭,尽力为他们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让员工在关爱、和谐的环境中工作,为后勤服务、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大家!

 

 

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邮编:223300